San Francisco第三天,大概是整個寒假行程中讓小豬我感到最失望、最難過、也最抱歉的一天。這天定的行程是在中國城逛逛,早上吃小豬在網路上找到的港式點心,中午吃位在另一區的飲茶,下午則再殺去北邊看九曲花街。這天天氣大晴,但是只有天氣好好像不怎麼夠就是了...。
因為我們住的飯店離中國成只差了一區,所以我們一早就慢慢散步往中國城走去。很明顯的,一進入地圖上標示的"China Town"區域,就開始看得到各式各樣的中文招牌、華人臉孔也跟著爆增起來。隨著我們腳步越走越近,路旁的垃圾、前夜餿水在地上留下的黏膩惡臭、誤踏髒水留下的數串足跡也跟著變多。



我們的目標先是早餐店,沿途經過"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",覺得新鮮有趣,也照了張相作記錄。在中國城裡頭的建築物都很"中式",不是只有招牌寫著中文,就連建築格調和街道比鄰方式都沒有一般美國街道的氣氛。



在土桑沒有中國城,LA的小台北我也沒去過,唯一一個我去過的美國中國城是波士頓的,不過因為那天天色已晚,倒也沒有對街景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。可是舊金山的中國城卻給了我很強烈的感覺,一種文化的壓迫感,一種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映像。

我一向覺得在美國街頭看到中文招牌是一件新鮮有趣的事情,那代表了一種爭取認同、尋找同鄉的親切感,這種神祕的東方文字同樣的也會吸引美國人的注意。但是我怎麼也沒想到,在舊金山的中國城看到板板相連儘是中文的招牌時,會讓我覺得如此的不協調、如此的錯愕。有些店家是中英並存、這倒還好;有些店家是完全使用中文、大概是準備只作同鄉生意的吧?

在異國的街頭看到他國人民聚集並不鮮見,但是可以聚集的如此強勢橫行,倒是我這井底之"豬"第一次體會。在舊金山的中國城,妳真的可以不用會說英文而在這裡生活;寫著中文的招牌、標著中文/廣東話名稱價錢的菜單,一進店裡頭店員說的是你好,結帳時的金額說的是三塊兩毛五,吃的是飲茶點心包子饅頭,買的是乾貝人參家用百貨和藍白拖。有人認為這樣的存在是為了讓美國人(或所謂的外國人)體驗感受瞭解參觀東方社會的形式,但我說這樣的存在只不過是人類尋求歸屬感的自然演進結果。

因為喜歡、習慣或是懷念自己家鄉的味道、文化、生活方式,所以當一群同鄉聚集在一起時,就慢慢的形成一股力量,慢慢的把生活範圍變成"像家鄉那樣"。於是招牌開始秀出中文(或任何家鄉方言),菜單、標籤甚至是溝通用語都改變了,甚至連街道名稱都是中英文並存,China Town嚴然形成一個自治邦,如果以後她們要鬧獨立我也不會覺得奇怪。



這裡有太多歷史背景和更多複雜問題造成的無奈,我跟老公討論了不少次、自己也想了很多;以我的角度來看,我是很反對這種文化暴力的入侵方式,但是這樣的社會現象形成於當初的掏金熱潮之後,有太多的問題糾纏在這些早先移民與其後代身上,也有太多的心理與物質因素層層牽扯;所以想了想,我並不是他們的一份子,也沒有什麼立場去論是非對錯,還是把心中那一大串論是非的文給刪了,單純的,讓朋友們知道我對這種"用文化的力量在另一個國家建造出一個和自己家鄉相似的環境"這樣的行為,覺得無奈而不樂見。

大概是因為身在台灣自由慣了,總覺得如果是我自己選擇要到別的國家長久居住,一定要是喜歡那個國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才行;直到看到了舊金山中國城,才發現其實有很多人或許並不這麼想、或者是並不能夠這樣。也或許是我出來的還不夠久,或許真的在國外生活大半輩子之後,我也會想要過過在"中國城的生活"??(小豬歪頭想:好像很困難說...@_@)

這些在街頭體會到的無奈與感嘆,在我們踏進早餐店之後就轉變成憤怒與不滿了,因為不想讓這種低氣壓的文章多增加一篇,所以我還是接著寫,想休息的人歡迎把滑鼠直接往下拉,拉到留言區留個言,告訴我妳也比較喜歡好吃好看的玩樂文吧!XDDD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

得意糕點/You's Dim Sum是小豬在某個部落格看到的被推店家,據說便宜大碗非吃不可。我們順著地址來到這間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店,入內時櫃檯有兩個大嬸店員,我們前面有兩組客人,店內也坐了兩三組,生意應該不錯。



看看櫃檯後牆上的菜單,種類繁多價錢也的確是便宜。小豬公任由我點,所以我點了蘿蔔糕、燒賣、韭菜餃、湖州粽和一碗皮蛋瘦肉粥。沒料到的是他每樣東西都巴掌大,點心一次是買三個,加起來就多到壯觀。我先前沒注意到,原來價錢相同的點心是可以合併點的,早知道就每樣點一個就好,一分三個實在是太多了。



趁著前面的客人點菜的時候,我照了一些店面的照片,不過大嬸店員看著我、不耐煩的揮了揮手,應該是要我不要拍吧??第一次在美國碰到不讓人拍照的店,雖然有點莫名其妙,不過還是乖乖把相機先放下吧!到是輪到我們點菜的時候,大嬸店員一臉不耐煩的催促著,大概知道我們是外地來的,臉色就沒有對前面幾組客人來的和善。找錢的時候也是快手快腳的就把鈔票放在櫃檯上,臭著臉用手指關節敲了敲櫃檯玻璃對我說:"快拿走!"

媽呀...是怎樣?連找零晚點拿都不行啊?這麼偉大!?  脾氣很差的小豬臉色馬上就垮了下來,拿了鈔票端了盤子回頭悶悶找坐位,老公看起來臉色也不是很好,不過不想影響同行的朋友,我們還是沒有表示什麼。



貼一貼食物的照片,說實話,除了份量跟價錢值得一提之外,味道實在是不怎麼特別,盛裝的東西還是塑膠布,這更是讓人點點。除了粽子跟粥之外的東西幾乎都是冷的,韭菜餃淡而無味、韭菜不香餃皮不Q,燒賣就是普通燒賣的味道,沒有特別鮮也沒有什麼獨到之處;湖州粽沒有味道,糯米不軟嫩加上溫度又不夠熱,我們兩吃了半個就放棄了。蘿蔔糕算比較好的,但就是因為涼了,所以香味啊口感啊都失色不少;而至於皮蛋瘦肉粥,同樣因為是微溫而讓整體失色,味道本身沒有特別的映像,但是口感跟粥的濃度和一般港式皮蛋瘦肉粥是還蠻像的。

用餐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讓大家都很不悅的事情,起因是友人點了奶茶,結果拿到的好像是熱水沖泡紅茶包,然後要自己去拿奶精來加,結果友人加奶精的時候發現奶精沒了,就像大嬸店員要求補充奶精罐。結果大嬸店員就開始碎碎唸了,唸說他們這個奶精不是一般的奶水、是拿來加咖啡用的奶精、很的、不要加太多...如此如此這般這般,還不是只說一次,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經過我們桌旁就唸個幾句,嚴然當我們是群來這貪小便宜存心吃垮店家的爛客。

大嬸店員時而用普通話時而用廣東話碎碎唸,我的廣東話雖不是很好、但至少我還是半個廣東人、也曾有個只會說廣東話完全不通普通話的爺爺,聽還是聽得懂大嬸她嘴裡沒半個好字;同行也有聽得懂廣東話的朋友,大家都很不舒服,孩子氣的我們也開始用台語說起嘴來。一群人用台語說是非當然沒什麼好話,小豬也跟著咕噥幾句,沒想到之前一直默默不語的小豬公抬頭就給我個白眼,我們家小豬公眼睛雖大、但這輩子跟他到現在我還沒見過他瞪我幾次,鐵是心裡頭不高興得很;看這情勢也不是可以聊的樣子,只好低頭猛吃快速解決眼前的食物,然後匆匆走人。

好笑的是,後來走近一位西方臉孔的老先生(註1),大嬸店員鄙俗的表情瞬間轉換為諂媚至極的微笑,向老先生解說那些沒有中文名稱的點心、那笑聲和笑容還真是免費跳樓大放送般的狂放,我們看在眼裡也只能無奈搖頭,這應該不會是中國城的普遍現狀吧?

離開點門口之後,我們開始在中國城裡頭胡亂瞎逛,朋友說要找什麼牌樓拱門的,大夥兒就順著一條條街去找。等到小豬公臉色比較和緩之後,小豬才輕輕問了他剛才的想法。

他說,他很不喜歡得意糕點給他的感覺,又不是在餵豬(註2),只是量大便宜又有什麼用,難吃就算了還狗眼看人低,即使再便宜都不想要再走進去一次看人臉色。不過他也不喜歡我們那時候在底下用台語跟著罵的舉動,沒必要把自己放在這麼低的等級去跟他們計較。他當然也很生氣,只不過去計較那些也沒什麼意義,所以他只想快點吃玩快點走人,就當作進了間糟糕的餐廳,不要再去就是了。

聽了他說的話之後,小豬的心情反倒變好了一些,自己還是太不成熟,老拿別人的錯誤來折磨自己;想想自己剛才跟著瞎起鬨的時候,表情一定挺猙獰從裡到外都一起醜陋了起來,被小豬公瞪也是應該的吧。

後來我們在中國城逛著,買了些水果吃了豆花蛋塔和雞蛋糕,發現中國城的特點好像就是"中式/廣式"和"便宜",路上多是華人臉孔,西方人反倒都像是來觀光的,一堆乾貨店雜貨店賣給洋人的紀念品店,耳邊充斥著細細碎碎大聲小聲的廣東話;我們這群台灣人還真是誤闖異空間般的不自在。擁擠髒亂、從水溝傳出的惡臭揮之不去,如果中國城只能給人這樣的映像,那麼為什麼有人會歧視黃種人,彷彿也不是這麼難理解了。

註1:老先生應不是常客,因為他有說他對這些食物不熟,請問她們有沒有英文菜單、或是可否告訴他什麼是什麼。

註2.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其實很想搞笑,不過這種場合好像不是很適合跟他說:"是啊!我是啊!" = =,說了我大概又會有雙白眼可以欣賞,所以小豬我還是乖乖把這句話吞了回去。

閱讀延伸: 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——舊金山中國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ney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