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文的"逆子"又稱為"骨盤位",即是所謂的胎位不正,指的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以頭上腳下或是橫向位置的狀態。
一般來說懷孕28週以前的胎兒都不大、尚屬於可以在子宮中轉動自如的時間,所以這時候胎位正反不太需要擔心。過了28週之後,寶寶漸漸開始長肉,自然而然的會讓比較重比較大的頭部往下沉,進入頭下腳上的姿態固定,直到分娩。而在28週後到分娩期前沒有轉成頭下腳上姿勢的話,就屬於所謂的胎位不正。
胎位不正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型態姿勢,有些姿勢是可以嘗試自然生產的,但有些姿勢就會對生產造成影響,需要以剖腹生產來解決。為了盡量以自然方式分娩,台灣與日本的醫院多半都會針對28週後有胎位不正的孕婦進行矯正體操的指導,在日本稱為逆子體操。
前幾天小豬的好朋友因為胎位不正且轉正無效被醫生安排了剖腹產,問了一下發現台灣(或是只有那間醫院?)指導的體操和日本的有些不同,所以這邊就介紹一下我學到的部份,給需要的準媽媽們參考。
逆子體操
實施時間:懷孕28週後
實施方式:
1.於孕婦健診時確定胎兒目前姿勢以及脊椎所在位置。
2.睡覺前在床墊上進行體操,事前務必先排尿、若有使用腹帶請取下。
3.參照下圖,將腰部臀部抬高、胸部或頭部及床,膝蓋微開保持比較輕鬆的姿勢,大腿與小腿維持90度。
4.以這個姿勢維持10-15分鐘。
期間可能會有胃部被壓迫、肩頸酸痛的感覺,不是粉舒服,若是中途有出現子宮收縮等不快感,請立刻中止。
5.10-15分鐘之後,直接以(右側向上或左側向上的姿勢)橫躺休息。
上點的右側向上或左側向上會隨個人狀況不同,基本上來說,是以寶寶的脊椎位置判定,寶寶脊椎在肚子的右邊就是右側向上,在左邊就是左側向上。原因是因為這樣可以讓寶寶自然的利用頭部的重量轉向。
一般來說,每天晚上睡前作一次,一兩週內自然而然的寶寶就會自動轉正,轉正後朝向哪邊側睡都沒有影響。轉正的時候有的媽媽可以感覺得出來,肚子裡的寶寶會"咕嚕"的一陣劇烈蠕動,有一顆圓圓的物體(頭部)往下體方向轉過去,同時另一顆圓圓的物體(臀部)卡上肚臍附近,這大概就是轉正時的感覺。
根據寶寶大小的不同,轉正後能不能維持住正常胎位也有差,所以即使自己覺得已經轉正了,也有可能在你睡著的時候他又偷偷轉到另一邊去,最好是在兩週後的健診時與醫生確認過,轉正了、應該不會再移動了之後,才停止體操。
據我朋友說,他的醫生只有要他作翹屁股姿勢,沒有指導之後應該要往哪個方向側躺。我個人覺得側躺這個步驟很重要,翹屁股是為了要讓子宮鬆弛並維持較寬較圓的空間,好讓胎兒有辦法轉動,如果沒有側躺或是躺不對位置,胎兒是很難轉正的。
另外,這個體操在大約36週之後大概就比較難產生效果,因為胎兒已經成長到後期,幾乎是沒有空間移動了,除非事先天體重較輕的寶寶,要不然36週之後的胎位不正,就需要藉由人為施術的方式轉正、或是只能進行剖腹產。
做了體操卻沒有辦法轉正胎位,除了寶寶很有個性(笑)之外,有很多原因都會造成,例如胎兒或子宮的畸形、胎盤的位置不正常、寶寶被臍帶纏繞、特殊胎位等等,這些狀況同時也會造成分娩過程的危險,所以發現之後通常都會被建議以剖腹方式生產。
在日本每間醫院態度不同,不過基本上多半偏向推薦自然生產,所以不少醫生都有人為施術轉正胎兒的經驗,這個步驟稱為"外回轉術"。
外回轉術是在確認胎兒的胎位不正不是因為畸形、胎盤異常、臍帶纏繞、極大或極小的胎兒、或是某些特殊胎位的寶寶等原因造成、且孕婦狀況良好沒有早產危險的狀況下,於約37週左右進行的一種行為。
由醫生主導,先注射子宮鬆弛劑(提防早產),並在超音波斷層的監控下確認胎兒狀況與位置,一邊監控胎兒的心跳、一邊用雙手在孕婦肚子上人工轉動胎兒。因為這樣的行為有可能引發進入分娩程序,所以會在37週之後進行,並且需要有可以直接進產房的準備。
與胎位矯正體操有關的資訊大致如此,希望對準媽媽們有幫助。
再次提醒,做體操時不要勉強,不舒服就立刻中止,可以的話請和醫生多溝通多研究;無論是以何種形式生下寶寶,只要母子均安就是安產,但如果真的很在意,請和醫生講明白,讓醫生幫助妳盡量以妳想要的方式生產。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能有平安順利的生產過程。^^
留言列表